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切实守护湿地生态安全,近日,县湿地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,深入保护区及重点防火防控区域,开展湿地生态补水与防火工作专项检查,以精准督导推动各项保护措施落地见效。

检查组一行沿湿地保护区巡护道路、补水工程沿线,实地查看了湿地引水闸口运行、湿地水位变化以及越冬候鸟栖息觅食、湿地防火等情况,详细询问了水资源统筹调配方案、节水灌溉、补水管网维护、火灾隐患排查等工作进展。
在湿地补水现场,检查组强调要抢抓冬季植被补水关键期,严格落实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持续优化分区域补水方案,加强补水设施日常巡查维护,及时排查管道渗漏、闸口故障、渠道淤堵等问题,确保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。截至目前,保护区已累计完成生态补水14多万立方米,生态补水面积1000多亩,湿地旱情显著改善,生态系统活力持续提升。

在防火检查现场,检查组重点排查了保护区边界等关键区域的火灾隐患。针对冬季风干物燥、植被茂密、火灾风险较高的实际,检查组要求,要进一步压实“分段管理、责任到人”工作机制,明确各片区管护责任清单,采用人工清扫与机械粉碎相结合的方式,对全域枯枝败叶、杂草等易燃物进行“地毯式”清理,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;要加密巡护频次,采取“定点值守+动态巡查”模式,加强对人员密集区、边界接壤区域的管控,通过设置警示标识、现场劝导等方式,严禁野炊、吸烟、燃放烟花爆竹等危险行为;要完善应急响应体系,组织开展防火应急演练,提升工作人员快速处置、科学扑救能力。
下一步,县湿地局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,建立“周巡查、月督导、季通报”常态化工作机制,持续加强生态补水动态监测和防火隐患排查整治,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,全力筑牢黑河湿地生态安全屏障。